01这3种“红点点”病,该如何区分?
区别一:传播途径不同1、幼儿急疹主要是呼吸道飞沫和唾液传播。2、手足口病手足口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其次是呼吸道飞沫、消化道传播。如果自家宝宝接触被病*污染的手,洗漱用品、玩具、餐具,或者喝了被污染的水、被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感染。3、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也比较常见。接触到被污染的手、物品等都会造成感染。区别二:患病时间、易患病年龄不同1、幼儿急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6~15个月为高发年龄。幼儿急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2、手足口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患病,一般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3、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患病,一般春、夏两季发病率较高。区别三:出疹情况不同1、幼儿急疹(1)出疹时间孩子退烧后9~12小时出现皮疹,出疹后几小时内皮疹就开始消退,1~2天左右自行消退。(2)皮疹特点、分布粉红色或红色、细小而密集的扁平皮疹,按压xie会褪色。幼儿急疹一般遍布全身,先出现在孩子的脖子、胸腹部,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2、手足口(1)出疹时间发热同时或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或疱疹,一般7~10左右消退。(2)皮疹特点、分布口腔内、手、脚、臀部、大腿皮肤出现不易溃破的疱疹。3、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后1~2天左右口腔内出现疱疹,一般7天左右消退。区别四:症状表现不同1、幼儿急疹突发高热、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最大的特点。高热能达到39℃、40℃,持续3~5天,精神状态较好。2、手足口宝宝一般不发烧或者出现低于38.5℃的低烧,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大部分宝宝一般是不疼不痒的,但CV-A6和CV-A10所引起的皮疹是个例外,宝宝会感觉到刺痛及痒感。3、疱疹性咽峡炎突发高热能达到39℃、40℃,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宝宝咽痛明显,会因口腔疼痛出现流口水、不吃饭、哭闹等情况。区别五:严重性不同1、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家长对症处理即可。2、手足口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易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甚至死亡!3、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重症较少见,家长对症处理即可。看到这里,相信大部分家长学会如何分辨这三种“发热出疹”的疾病了。没看懂也没关系,柚子妈特地为大家整理出了对比图,家长们可以保存下图,便于区分。02这3种“红点点”病,该如何处理?
1、幼儿急疹(1)控制体温建议2~3小时给孩子测一次体温,如果宝宝的体温高于39℃,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烧,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退烧药物。(2)多饮水、清淡饮食多饮水,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继续吃水果泥、菜粥、蛋花汤等清淡饮食。(3)密切观察如果宝宝出现精神状态差、烦躁、高热惊厥等情况,建议医院就诊。2.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在处理幼儿急疹的方法上,做好以下两点:(1)不要滥用抗生素目前还没有治疗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特效药,家长不要因为心急给宝宝吃一些抗生素、中成药。(2)吃偏凉、软糯饮食口腔疱疹会形成溃疡,建议家长多给宝宝吃些偏凉软糯的食物,如果宝宝进食困难,也可以请医生给开些止痛的漱口水,帮助缓解不适。(3)做好隔离,预防交叉感染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强的的传染性,所以需要注意隔离,做好室内的清洁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希望家长们看完这篇文章,对这三种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遇到孩子发烧出疹,首先不要慌张,该看医生的看医生,该隔离的隔离,做到对症治疗。另外,柚子妈想提醒大家,孩子生病,千万不要自行诊断,及时就医宝宝才能快快好起来。家长们在育儿健康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咨询,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