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旋肌:
1)、臀中肌(前部纤维):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
2)、臀小肌: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
3)、阔筋膜张肌: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内旋肌的功能考量:当髋内旋肌出现不必要的内旋优势时,会出现蹲踞步态(剪刀腿),常出现于小儿脑瘫患者。因小儿脑瘫患者常有髋关节屈曲挛缩,使得髋内旋肌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夹角更接近于垂直,在内旋肌肌力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过度的内旋,产生蹲踞步态。
2、主要外旋肌:
1)臀大肌:起自髂骨、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2)缝匠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3)六条短小外旋肌:
①、梨状肌: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②、股方肌:起自坐骨结节,向外止于转子间嵴。
③、上孖肌:起于坐骨棘,止于股骨大转子内侧。
④、下孖肌:起于坐骨结节和闭孔内肌肌腱,止于大转子内侧。
⑤、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止于转子窝。
⑥、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经股骨颈的后方,止于转子间窝。
外旋肌的功能考量:当人体进行急停急转的动作时,能帮助骨盆制动,迅速的从运动状态改变为静止。例如跑步急停,最后一步右脚在前时,右脚作为固定端,右侧外旋肌的收缩,可使骨盆向左侧后方旋转,从而使骨盆从向前运动的状态迅速停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