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长期大量喝酒,得了股骨头坏死,需要“换胯”!
老人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颈骨折,需要“换髋”!
有的人得了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无法行走,也需要“换胯”
……
老百姓常说的“换胯”、“换髋”,其实就是医生们常说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是将病变的股骨头去除,变形的髋臼重新打磨成型,并且安装人造髋关节假体的过程。
经常有病友问我们,这个放入我们体内帮助行走的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耐用吗?会不会出现排斥?
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髋臼内衬和人工股骨头、股骨柄假体组成。最早曾使用过木材、象牙、猪膀胱、玻璃等作为髋关节假体的材料…(多么黑暗的历史!)
1、目前人工髋臼和股骨柄一般由钛合金制成,钛合金由钛和少量其它金属元素(如铝、钼、钒、铬、硅、锆、锡等)组成。钛合金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强度高、质地轻盈,被誉为“航天金属”,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部件以及火箭、导弹和战斗机的结构件。钛合金的硬度和弹性跟人的骨头比较相近,既不会因为太硬而压坏骨头,也不会因为太软而支撑不住,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也经过了实验验证,因此被用来制造人工关节。钛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要求很高,价格昂贵,这也是人工关节加工较贵的原因之一。其固定到人体的方式分为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两种。所谓生物型,指的是假体卡压镶嵌到骨组织后,患者自身的骨头可以长入假体,从而达到牢固固定作用;所谓的骨水泥型,就是用骨水泥把假体“粘”在骨头上。
为了使骨组织能快速而牢固地长入假体表面,生物型假体表面普遍采用先进的涂层技术,包括羟基磷灰石涂层、骨小梁金属涂层、微小钛珠或喷砂粗糙面技术等。
2、金属人工股骨头采用钴铬钼合金制成,十分耐磨。
陶瓷股骨头磨损率更低,这种陶瓷并不是生活中的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那种陶瓷,而是由80%的氧化铝、17%的氧化锆和3%的氧化锶精确复合而成的具有良好韧性的高强度材料。第四代陶瓷于年开始使用于临床,不但更耐磨(每年只磨损5毫米),还具有极强的抗碎裂韧性,被俗称为“粉陶”。
3、臼内衬多由特殊的聚乙烯制成,具有摩擦系数小、机械强度高、耐磨、抗蠕变等特性。陶瓷髋臼内衬更加耐磨。
摩擦界面主要发生在股骨头和髋臼内衬之间。摩擦界面的选择与假体寿命密切相关。
目前主要有金属对聚乙烯(钴铬钼股骨头对高分子聚乙烯内衬)、陶瓷对陶瓷(陶瓷股骨头对陶瓷内衬)、陶瓷对聚乙烯(陶瓷股骨头对高分子聚乙烯内衬)等。其中,陶瓷对聚乙烯应用较为广泛,性价比相对较高;陶对陶磨损率极低,使用年限较长,适用于年轻患者,有很大可能可以避免第二次翻修手术,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价格很高。对于活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尤其是对身体较差、手术耐受力差的老人,可选用金属对聚乙烯,或是仅仅进行股骨头置换(半髋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