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8812944.html 原创杜欢常笑健康收录于话题#疾病防治个
▼本文作者▼
关节撞击综合症已是关节骨科当前研究的最热门对象之一,该病初期表现主要为受累关节在活动到某一个特定位置时,因关节内撞击产生疼痛,中后期则因关节内软组织炎性渗出及增生、关节组成骨硬化或囊性变而出现静息痛、夜间痛。
关节撞击综合症常因先天发育异常、外伤、劳损等因素造成,涉及病变关节较多,主要有脊柱小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01
脊柱关节突关节撞击
颈椎、胸椎、腰椎关节突关节撞击引起的疼痛临床上非常常见,常被诊断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肋间神经痛、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
随着人类对脊柱关节突关节研究的逐渐深入,证据表明,关节突关节撞击是颈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撞击症的未能及时医疗干预,最终引起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成为不可逆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脊柱关节突关节与全身各大关节一样属滑膜关节,由上、下关节突组成。关节突与椎体平面呈斜行角度,关节面平滑,覆有透明软骨,关节囊比较松弛。
脊柱关节突关节主要起引导和限制运动节段运动方向的作用。如颈椎前屈时,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在下位颈椎上关节突之上并向前滑动,但关节囊限制其过度前屈。
脊柱关节突关节排列虽然有利于脊柱的屈伸活动,但非常不稳定,且容易受到损伤。关节突关节的这种解剖特征使得关节内任何微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关节撞击,最后成为发生退变与创伤性关节病变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基础。
02
肩峰下撞击
肩峰下结构在学界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与典型滑膜关节的结构非常相似,其中喙突、喙肩韧带、肩峰构成的穹窿状结构类似臼窝,肱骨大结节类似关节突,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冈上肌之间的肩峰下滑囊类似关节滑囊,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穿过,肱二头肌长头腱在其深面穿越肱骨头上方。
肩峰前外侧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即由于与肩峰底面的前1/3、喙肩韧带和肩锁关节下面的反复异常碰撞,滑囊、肩袖及肱二头肌肌腱出现磨损、退变乃至肩袖断裂。
但肩峰下撞击症并非全部因肩峰下间隙变小所引起,肩关节不稳定所引起的继发撞击同样是主要病因。
03
肱尺关节撞击
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在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内有很好的顺应性,但常因为先天或后天性病理改变,如肘关节不稳定、脱位、骨折、类风关等改变,导致局部关节间隙的变狭而产生关节撞击。
病变初期表现为主动伸肘受限,被动伸肘恐惧,局麻后肘关节伸直无异常,后期因反复撞击造成不可逆关节内硬化、增生、囊性变而不能伸直。
04
尺骨撞击
尺骨撞击综合症是由于尺骨头、尺骨茎突与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发生撞击,及腕尺侧过重负载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正常情况下,远端尺桡关节处的尺桡骨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尺骨相对于桡骨长出2mm以上,则被认为是异常,并由此导致腕部力量负荷过分集中于尺骨远端关节面,发生撞击和运动范围受限,腕尺侧的软组织血供和滑膜营养障碍,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盘易于磨损,进而使腕骨和尺侧的软组织发生退变。
尺骨撞击综合症在后期常可导致月骨和三角骨的坏死。
05
髋关节撞击
髋关节痛发病机制传统上多强调数十年的过重关节轴向负荷作用,使得髋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然而临床上却有部分中年级经常运动的年轻人也表现为髋关节疼痛症状,以传统发病机制已无法满意诠释。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股骨髋臼撞击症多发于运动较多的中青年人群,可能是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髋臼前部低,后部隆起,下部有深且宽的缺口,有横韧带通过并封闭,形成半球形凹窝,周边有软骨组织形成唇盂缘,加大了髋臼深度,使其面积超过球形的一半。髋臼的形态学改变如发育畸形、髋臼后倾、髋臼内陷都可导致撞击产生。
髋臼唇为附着于髋臼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加深髋臼的深度,其跨越髋臼切迹的部分称为髋臼横韧带,形成一个完整的环,髋臼唇的切面呈三角形,基底部附着于髋臼的边缘,尖部为游离缘。
髋臼唇被嵌夹于股骨颈等骨性结构之间并被磨损变性是撞击的重要原因。
股骨头为圆形,其上主要为关节软骨覆盖,股骨颈稍向前倾,中部较细,外侧有大转子,内侧为小转子,是多组肌肉的附着处。
异常增粗的股骨颈或者前外侧短缩的头颈连接是引起撞击的重要解剖因素。
06
膝关节撞击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负重关节。由股骨-胫骨和股骨-髌骨关节组成,有两个咬合曲面,即股骨-胫骨咬合曲面和股骨-髌骨咬合曲面。
加固膝关节的主要辅助结构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
现代研究表明,膝关节的旋转中心是不断变化的,胫股关节曲面接触点位置也是不断发生变化。
相对运动瞬时中心这一概念已运用于膝关节研究多年,正常力学理论要求瞬时运动中心通过关节表面接触点的关节面垂直线上,当关节面和韧带将诶够不再正常解剖位置时,关节面之间未正常滑动,而是相互分离或挤压,瞬时运动中心将偏离这一垂线。
关节运动中心并不仅仅由韧带的动力学限制和关节面决定,它还取决于关节面的接触点位置。膝关节接触点的位置变化和旋转中心相应变化可增加膝关节屈伸的力臂,减少功能负荷的力臂。
交叉韧带本身是弹性结构,可以造成关节面接触点位置的改变,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动力学功能,因此交叉韧带是限制膝关节瞬时运动中心的结构,半月板则可使骨性表面发生较小的位移即可使接触点位置产生较大变化,有利于膝关节的动力学功能。
髌股关节作用力不是因直接平衡功能负荷而产生,是为了在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改变其作用方向而产生。因此,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改变力学方向。
其对3种力发生作用:股四头肌拉力、髌韧带拉力以及髌股关节面上的净压力,这3种力务必处于同一平面。
其关节动力学功能及其骨性结构对应位置不存在髌股关节作用力不是因直接平衡功能负荷而产生,是为了在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改变其作用方向而产生。
因此,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改变力学方向。其对3种力发生作用:股四头肌拉力、髌韧带拉力以及髌股关节面上的净压力,这3种力务必处于同一平面。其关节动力学功能及其骨性结构对应位置不存在固定关系,随着屈膝角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负荷状态。
膝关节对线不良(膝内翻或膝外翻)、滑膜皱襞嵌顿、髁间窝变狭、关节内游离体、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瘢痕增生、胫骨平台骨折不完全愈合的纤维连接、髌股关节轨道异常等因素,都会因上述两种动力学结构的异常改变而引起关节内撞击。
07
踝关节撞击
无骨折、脱位的踝关节扭伤,虽然经过制动、药物等治疗,患者仍然遗留踝关节前外侧肿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已经认识到多为前下胫腓韧带、前距腓韧带纤维损伤后瘢痕化、滑膜炎症及反复撞击所致。
由于踝关节内翻伤容易造成前外侧关节囊、韧带损伤,前外侧间隙内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的异常增厚是造成踝关节前外侧撞击发生率远高于内侧的重要因素。
撞击组织大致可分为滑膜组织、韧带纤维、瘢痕、下胫腓前韧带远侧束和半月板样组织5类。
作者介绍
杜欢
医院
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医康复科负责人,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的综合治疗;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关节损伤等疾病的保守治疗;股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骨代谢病等的整体化诊治;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导致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排泄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
原标题:《颈痛腰痛,未必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可能是关节撞击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