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早坐学步车的害处有哪些 [复制链接]

1#

根据一项调查发现:在婴儿三到七个月大时,开始用学步车的,当这些孩子在十个月至两岁之间他们的足部、膝部及躯干发展较缓慢,而出现问题的频率多为扁平足、背部肌肉张力弱、X型腿、躯干肌肉张力弱、腹部肌肉张力弱、髋关节明显外张、膝关节遇度前弯、踮脚尖等。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坐学步车长大的婴儿,其发展情形与母亲的期许大相径庭。

一般税来,正常发展的婴儿在十个月大以前,仍须依赖四肢做俯仰、翻滚、坐、爬等动作,而在反复做这些动作时,不断强化四肢及躯干关节的灵活使用,也可锻炼各处肌肉的强度,因此,十一个月会站,一岁时会走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然而,提早让孩子坐学步车,就是让仍脆弱的肌肉和关节负担沉重的体重,而在载重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过早开始活动,极易形成各处关节的扭曲、畸形,以及肌肉的无力或错误使用,造成驼背凸腹、脊柱侧弯等不良体态。

固然六、七个月大的孩子多半已能坐稳,但坐在学步车上却不如坐在地板或床板上好,因为坐在一个平面上,孩子可自由地以手支撑,并调节身体姿势,甚至躺卧下来,坐学步车情况就不同了。所以过早或长时间坐学步车长大的孩子,所产生不利因素是非常多的。

如何正确使用学步车?

走路是腿部运动的活动,因此学走路前,先要加强站立的稳定度。不用学步车,孩子仍会学得走路,若想借助于学步车,可在婴兄七个月大时,先将学步车的滑轮固定,让孩子在学步车内扶着围栏坐起来,以锻炼腿部关节及肌肉的任性及强度,逐渐地,站立的耐力增长,稳定度也得以建立。之后,家长可以将学步车的滑轮恢复原有功能,让孩子学习走路,此时孩子会发现,直立行动的好处真多,不仅视野扩展,而且双手可随心所欲地做其他的事,如伸手拿饼干吃、取玩具玩等。当孩子对自己走路的能力产生信心后,他会从学步车中钻出来,尝试自己走路,迈开婴儿发展里程碑中重要的一大步。

不过,父母特别要留意学步车重心稳不稳,否则有些孩子不从下方钻出,而试图从上面爬出来时,就有跌倒的危险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