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儿童经常出现一种被称为“W”型坐姿的现象。此种坐姿是儿童双膝自然地向后弯曲,呈类似英文字母“W”的形状,以此姿势来坐下并从事阅读或玩具把玩等活动。虽然这种姿势在成人眼中看起来比较可爱,但是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姿势坐着,会给儿童的体型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对其行走和跑步能力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应该引起家长和相关人员的重视,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坐姿,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造成“W”型坐姿的原因
.由于孩子肌肉张力较低,他们倾向于采取某些坐姿。
2.一些刚开始学习爬行或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可能会由爬行转变为跪姿,然后采取“W”型坐姿。
3.孩子们可能会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
二、“W”型坐姿的危害
“W”型坐姿在早期是可接受的,但当儿童开始学会行走后,就不再建议使用这种坐姿了。虽然这种坐姿为儿童提供了较大的支撑面积,使得身体更为稳定,无需过度用力,但是儿童肌肉的张力往往不足。当儿童采取“W”型坐姿时,较软的肌肉一侧会受到压力。若儿童长时间采用这种姿势,即使肌肉张力正常,他们的关节发育仍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不利于骨盆发育:孩子的骨盆在大约2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持续采取“W”型坐姿可能会对正在发育的骨盆外形产生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外扩,将来可能会在移动时感到疼痛。
2.不利于足部发育:如果孩子长时间采用“W”型坐姿,可能会导致大腿骨内转,并进而引发膝关节内转,最终导致双脚内旋,走起路来容易形成内八字。此外,“W”型坐姿还可能导致双足外翻,增加扁平足的风险,影响行走稳定性,容易跌倒。
3.影响身体形态:“W”型坐姿可能会导致孩子脊柱前凸,即脊柱大幅度向内弯曲,形成驼背。这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也会对他们的精神面貌造成负面影响。
4.对学习产生影响:那些因肌肉张力低或肌力不足而偏好“W”型坐姿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可能会出现“书写困难”,甚至拒绝书写。因为肌张力低和肌力不足,他们写一会儿就会感到疲劳、情绪烦躁,不愿进行书写。
三、如何选择正确的坐
、“印度坐姿”
如果孩子已经持续“W”型坐姿一段时间,他的双腿和背部肌肉会因为没有得到拉伸而有紧绷感,这种情况就让孩子练习用“印度坐姿”,即盘坐。
在保持重力对大腿内侧肌肉的拉伸作用的前提下,让孩子们每天以“印度坐姿”进行练习,起始时间可以短至几分钟。若孩子在练习过程中体验到坐位时姿势难以调整或驼背或身体向后倒等不适感,这可能是由于长期采用“W”型坐姿导致相关肌肉紧张度过高而未能适应正确的坐姿。家长可采取辅助措施,如让孩子背部依靠沙发或家具来放松其背部肌肉,并讲述故事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陪伴孩子进行正确的坐姿练习。
2.环状坐姿:是指儿童在坐立时,双脚脚掌相对,形成环状的坐姿。
3.长坐或V型坐
两腿自然伸直或呈V型打开。从人体发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坐姿是最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
4.侧坐:侧坐与长坐或“V”型坐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这种姿势时,两脚弯曲方向偏向一侧。
5.坐在小椅子上时,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应呈90度角弯曲,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若有小桌子可供使用,其高度应能使手肘自然放松。
指引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一环。坐姿端正有助于支撑脊柱和保持身体正确姿态,对孩子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坐姿不当容易引起肌肉疲劳、骨骼变形等问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坐姿,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三个直角”原则,即膝盖下垫一张纸使大腿与小腿呈直角,臀部与地面呈直角,背部与大腿呈直角。
2.纠正孩子长时间玩电脑、手机等不良习惯,控制使用时间,并注意间歇性休息。
3.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
5.调整家庭布局,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引导、细致监督,以帮助孩子养成一生受用的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