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髋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年轻股骨头坏死可以置换为何髋关节发育 [复制链接]

1#

回顾总结上周髋关节置换病例

结核髋后遗症和化髋后遗症一直都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最难做的一类,非常考验手术技术。这类疾病很多需要仔细询问病史,一般都有小时候外伤或手术病史,局部常伴有手术刀口或者窦道瘢痕。成人后长短腿严重,活动严重受限,年纪大了就会伴有疼痛,极其影响基本生活。一般此类疾病成人后不再复发,如果反复有窦道那就是炎症没有消失,禁忌手术。手术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显露保护重要肌肉动力和神经,切除松解周围挛缩和增生瘢痕,正确安放假体,避免骨折,同时尽量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腿长(恢复完全等长和正常人的活动度一般是不现实的,但较术前会有很大改善,多年周围软组织挛缩,康复周期一般是3-6个月),图1-2这个病例基本就是此类病例的一个简单展现,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这个患者的切口我从以往微创后外侧6-10cm也延伸到了15cm左右,可见其难做程度。

图3,42岁双侧股骨头坏死多年活动严重受限,分期间隔一个月左右,进行了进口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为何这么年轻要做双髋关节置换?其实很多人都很纠结,起初我也一样。不过真的要考虑现在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了,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我们不能长期请假或者不上班,生活质量也被大家提上日程。很多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天天疼痛需要吃止疼药物,把胃都吃坏了,而且走路瘸,长短腿,找工作找对象都是问题。年轻人不置换的唯一原因不就是关节置换有使用寿命,将来要二次置换,如果我们把年纪放到30岁,如果应用好一点的假体设计和涂层加上陶对陶摩擦界面,理论上使用20-30年问题不大(四代陶瓷03年问世,到今天已经随访21年,效果很好,三代陶瓷随访时间更久,所以我说的20-30年不是夸大),也就是60岁退休的年纪可能要二次置换,他会有高质量的30年生活质量,不影响工作生活,退休后再次手术用个15-20多年(费用,没准未来翻修也会纳入集采),两次手术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如果要是40岁或者50岁,那就可能更不用担心了,一次置换,可能就够用了。这就是我为何一直都坚持65岁以下,尽量用陶对陶摩擦界面,把对自己的要求提高,做到陶对陶不脱位,可以自由下蹲,尽量微创,尽量让患者遭一次罪。而且髋关节置换也没大家想的那么遭罪,我的微创后外侧入路切口6-12cm左右(根据胖瘦和手术难易程度),保留梨状肌关节囊,术后第二天下地,2天左右出院,康复6周左右可以自由行走下蹲。

还有就是为何很多人说现实周围的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使用寿命没那么长,很多人很早就松动了。这其实跟当年涂层技术、摩擦界面、手术技术都有关系,当年假体费用贵,大家用的好多都是金对聚乙烯或者较差的涂层,而且手术切口也非常大,破坏软组织较多,卧床时间长,康复效果也差(不过这也是十多年前最好的选择了,他们也有着十多年的高质量生活,当年手术时候他们也是活动困难,也深知假体使用寿命是10-15年)。现在随着科技的改变,技术的进步,才让我们有底气,让科技改变生活。

图4-6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幸运儿,所有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我都会术前CT测量前倾角,通过大量的测量会发现发育不良前倾角差异性很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般手术患者都比较年轻,30-50岁左右,因为角度异常导致磨损,要考虑关节置换。这个年纪尽量用陶对陶摩擦界面就不赘述了,为了更久的假体使用寿命,如果单纯用聚乙烯防止脱位,因为角度异常,磨损往往会加速,短期效果不错,但是长期来看翻修几率增加,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骨量都不多,过早翻修往往得不偿失。联合前倾角技术并不能绝对改善上述问题。很多人还会说为何有些医生不测量也能做,是不是你水平不行……这个如果你认真看了上面的话,应该就不会问出来,如果你仍然认为术前单凭经验就能超过术前精准规划,你就是对的。

科技改变生活,耿硕说骨,认真靠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