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小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917/4698007.html基本病史:患者男性,44岁,无明显诱因右侧髋关节疼痛,并放射至膝关节,无外伤史。
图1患者双侧髋关节MRI平扫结果显示,右侧股骨头、股骨颈及近端股骨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其内未见明显坏死区,髋关节组成骨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图2为上述患者4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双侧髋关节MRI复查,结果发现异常信号完全消失
你的诊断?
A股骨头缺血坏死I期
B暂时性骨质疏松症
病理结果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Transientosteoporosisofthehip,TOH)
又称髋关节暂时性骨质疏松、暂时性骨髓水肿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自限性疾病,表现为不伴有外伤史的髋关节疼痛。
骨髓水肿是TOH的主要MRI表现。临床以无外伤史的疼痛为特征并在6-12个月内完全好转为其诊断标准。
暂时性骨质疏松症VS股骨头缺血坏死
曾有学者一度认为TOH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初阶段,但暂时性骨质疏松症进展为股骨头坏死的概率尚不清楚,也没有确切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证据支持这种假说,目前更多的学者认为暂时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一过性、自限性疾病。
在股骨头坏死早期,T1WI可出现关节软骨下带状低信号,反映局部骨坏死;T2WI表现为双线征,即外缘低信号和内缘高信号,外缘显示股骨头坏死周围的骨组织反应,内缘反映血管和组织修复。软骨下破坏和双线征被认为是股骨头坏死的特有表现。
早期股骨头坏死没有骨髓水肿表现,骨髓水肿比软骨下带状坏死表现出现晚。
80%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相关的致病因素,如外伤、酗酒、服用类固醇激素等。
病理机制
骨髓脂肪坏死、骨吸收、骨髓组织周围水肿样变化和轻度纤维化,常伴血管性充血或间质性出血,以及滑膜炎表现,有时可见软骨下骨折,伴有骨痂和肉芽组织,但无骨坏死表现。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年或怀孕3个月左右女性,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病,主要症状为无任何诱因出现髋部剧烈疼痛,呈渐进性并放射至膝关节,伴髋关节活动不利、跛行,疼痛加重约在发病后4-8周,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病程约6-12个月,髋部肌肉及股四头肌呈失用性萎缩。实验室检查阴性。
影像学表现
1、平片:活动期表现骨质疏松,股骨头和转子间弥漫性骨密度减低,股骨头软骨下骨皮质吸收,髋臼受累程度轻,无骨侵蚀或破坏,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2、MRI:骨头至转子间在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像呈均匀一致高信号,无局灶性改变,多伴髋关节积液,周围肌肉层次清晰,随访多于6-10个月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典型案例
图3暂时性骨质疏松症,中年女性,3个月后复查异常信号大多消失
图4暂时性骨质疏松症,50岁女性,左髋疼痛2周,6周后明显好转
图5暂时性骨质疏松症,50岁男性,右髋关节疼痛
图6暂时性骨质疏松症,55岁男性,右髋关节疼痛
总结
中年患者髋关节剧烈疼痛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股骨头大片水肿信号,而无酗酒、类固醇激素长期服用史,诊断时应该考虑到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半年后复查是诊断该病的关键。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蓓蓓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