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近日,医院小儿骨科吕学敏、杨征等人提出的“积水潭”微创骨盆三联截骨术式相关研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儿童骨科核心期刊JournalofPediatricOrthopaedics杂志发表,该期刊为儿童骨科学术界公认的重要学术研究期刊,相关研究报道对学科发展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临床问题与应对策略
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股骨头缺血坏死(LCPD病)是小儿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早期超声检查的推广普及,需通过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逐年减少,然而因为各地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及儿童髋关节随生长发育而变化的病理特点,使得很多学龄期儿童甚至青少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畸形,需手术改善股骨头包容。同样,儿童特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也是小儿骨科并不少见的髋关节疾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截骨手术改善股骨头包容,有望获得很好的预后效果。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提示,对于大龄儿童髋关节畸形,骨盆三联截骨,即对构成髋臼的髂骨、坐骨、耻骨同时截断,可以使髋臼获得充分的旋转,从而实现对股骨头的包容,稳定髋关节。
医院从年开始使用这种术式,因髋臼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通过,为了避免对神经血管及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需要使用大切口和反复X线透视以保证手术安全,技术门槛高,并发症多,对医生手术经验要求高。面对这一技术难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更为安全的技术方法。从年开始,张建立、朱振华、郭源等老一代小儿骨科主任们带领王玉琨、吕学敏、杨征、傅刚等人开始考虑改变手术入路的方式降低手术难度,通过反复实践,成功解决了三联截骨中显露最困难、风险最大的坐骨支截骨,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使得该项技术更易于推广,但当时的手术理念对手术切口考虑相对较少,同时也需要术中反复X线透视。随着对手术技术理解的深入,从年开始,吕学敏、杨征、王玉琨等人开始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充分利用内收肌入路的安全性,简化显露步骤,除坐骨外、对耻骨、髂骨的显露和截骨标准化,并提出了“积水潭”微创骨盆截骨理念。
“积水潭”微创术式核心技术和特色
“积水潭”微创骨盆三联截骨技术包括以下技术特色:
第一,“一指技术”建立坐骨支截骨工作通道,即通过一个手指经内收短和耻骨肌间隙直达被覆于坐骨支前外的闭孔外肌,钝性分离闭孔外肌显露坐骨支,经此工作通道可以很好的避开毗邻的神经血管,安全实现坐骨支的显露,经该通道同时也可安全完成髋臼周围截骨(PAO截骨)等技术要求更高的髋关节周围手术。
第二,“臀肌附丽不侵犯”显露技术,即髂骨支截骨时,改变了以往内外板广泛剥离的方式,保留缝匠肌止点及髂骨翼臀肌附丽完整,通过“双窗口”显露,完成髂骨截骨,可以很好的实现切口和操作中微创的目的。
第三,“髂骨翼骨骺保留”技术,借鉴了日本学者Klamchi对Salter截骨术式改良的理念,在髂骨翼骨骺下方改变截骨方向,保留髂骨翼骨骺生长潜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使髋臼截骨块的固定更为可靠。
▲“一指技术”建立坐骨支截骨工作通道,通过“Biwindows”技术完成髂骨支截骨,保留“臀肌附丽不侵犯”及髂骨翼骨骺完整。
治疗效果讲述的“中国故事”
本研究总共纳入43例患者,22例为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2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积水潭”微创术式,经平均3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儿的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外移指数均明显改善,股骨头包容好,除5例发生无症状坐骨不愈合外,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这一随访结果提示该项技术可以显著简化骨盆三联截骨的手术过程,能够使髋关节周围的复杂截骨更为安全、有效和微创。“积水潭”微创术式的提出,也为儿童严重髋关节畸形的保髋手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友好、可行的解决办法。
▲7岁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经“积水潭”微创骨盆三联截骨后,末次随访提示股骨头形态恢复满意,头臼关系适应好。
▲8岁患儿,双侧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外院行切开复位手术后,残留畸形,经“积水潭”微创骨盆三联截骨后,末次随访提示髋关节包容好。
儿童髋关节疾患是小儿骨科学术界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病理过程、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目前尚有不明确的地方,作为该领域最有影响的治疗中心之一,医院小儿骨科注重国际交流,更注重讲述好“中国故事”。期待在交流合作中,小儿骨科不断借鉴、消化、提高,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安全的服务。
·作者简介·
吕学敏
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和地点: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新街口院区
特需门诊:周二晚间新街口院区;周三下午新龙泽院区
杨征
医院小儿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和地点: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新龙泽院区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新龙泽院区
END
文图丨小儿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