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都市条形码」
对于年轻人来说,
一次摔倒没什么大不了,
但对于老年人而言,
摔倒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老年人摔倒后极易造成骨折,
其中髋关节骨折又被称为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其导致的卧床危险性极高。
近年来,医院骨关节中心就多次成功开展了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让众多失去行走希望的高龄老人重新走起来。
在医院骨关节中心的病房内,一位特殊的患者被推进手术室,这就是岁高龄的李兰珍(化名)。
,时长01:04
医生:“她是右侧的股骨颈骨折,合并了相对严重的骨质疏松,这个病人我们准备给她做微创的髋关节置换手术。”
躺在病床上的李兰珍精神萎靡,下半身已经无法动弹了,她这次骨折的原因和大多数老年人一样,都是源于一次意外的摔跤。入院前,家人医院,但都因为年纪太大表示无法手术。最终,经朋友的介绍,李兰珍的子女把老人带到了这里。
老人儿子:“当时她脚疼,之后就不能动了,打击很大的,就像一下垮掉了一样。我们心里面还想着,年龄太大了,医院跟我们说,年龄大了麻醉过不了,我们也担心,最后通过医院了。”
不安和忐忑是家属在术前最真实的感受,李兰珍虽然已百岁高龄,但在骨折前生活基本能自理,身体和精神状态也都还不错,而这次骨折后近十天的卧床让她的状态急转直下。
百岁老人是否能够闯过这关?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早上八点二十分,李兰珍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于年纪大、基础差,手术的第一关就是麻醉。
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杨皓:“这个老年病人是S型的脊柱侧弯,同时还有骨折,在本身老年病人椎管穿刺很困难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侧弯、椎体骨折的情况,是难上加难,风险相当高。一个是不容易穿进去,另一个假如给药的部位不合适,可能老人的呼吸心跳一下子就停掉了。”
为确保术中万无一失,麻醉医生为李兰珍做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和动脉导管置入,用于血压的实时监测,在完成前期充分的准备后,麻醉医生精准找到了注射位置,麻药被缓缓推进了李兰珍体内。
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杨建明:“对于老年麻醉来说,第一我们术前要有充分的评估,甚至有些时候要多学科参与,制定慎密的麻醉实施计划。我们采用的是椎管内麻醉,这个麻醉方法对于老年人、高龄患者来说,对全身的生理影响要小一些,只要我们手术当中比较平稳,对她的恢复就非常有帮助。”
麻醉起效后,十点四十分,手术开始。主刀医生吴志雄为李兰珍实施的手术全称为Super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这个手术的关键是将股骨头取出后,放置一个人工模型到骨髓腔内,以代替承重和关节功能。与常规手术相比,这个手术不切断髋关节周围任何肌肉、术中无需脱位、手术切口仅有五到八厘米,是尤为适合老年患者的一种微创手术。
在打开了一个五六公分长的切口后,用时仅约十分钟,吴志雄就顺利将李兰珍体内断裂的股骨头取出,接下来是放置模型的关键环节,但李兰珍的骨质疏松十分严重,磨锉髋臼时力度稍大一些都可能造成骨头破裂,这就要求后续的操作需更加精细和谨慎。
医院骨关节中心主任医师吴志雄:“在手术中,每一步操作都要非常小心,因为本身骨头就骨质疏松,如果暴力,动作太大,可能把股骨髋臼弄骨折,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动作要轻柔,操作要精细。”
一钉一锤的落点均毫厘不差,吴志雄细心地在骨髓腔内打造出了适合的空间,上午十一点多,人工模型与髋关节完成了复位,这也标志着手术获得成功。
术后第二天,李兰珍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家属说,手术当晚老人就能扶着助行器下地走路了,这样的结果让他们非常欣慰。
患者家属:“才第二天就能走了,原来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我们只希望她能自由地走走动动,我们特别感激。”
除了李兰珍,在骨关节中心的病房内,还有好几位髋关节骨折的老人接受了手术,如今也都恢复了行走能力。
患者家属:“恢复得很好,头一天做,第二天就下地了,我们非常满意。”
对于这些老人,重建髋关节功能,不仅意味着行走能力的恢复,更重要的是生命健康的进一步保障。
医院骨关节中心主任医师吴志雄:“对于高龄和超高龄患者,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尽快下床,站立起来。一旦卧床,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血栓等,病人的结果可能就不太好。资料显示,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是20%到30%,也有资料显示最高可达到50%。”
年底起,这项手术在医院骨关节中心开展,也是医院之一,到目前,已有60名老人在这里成功手术,恢复了行走能力。
医院骨关节中心主任医师吴志雄:“让老年人尽快站起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工作。”
急诊室里看人生
播出时间:
今晚(9月4日)18:40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YNTV-2《都市条形码》
下周一(9月6日)晚21:30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YNTV-6《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