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疼痛到展畅矫正脊柱到展畅术后产后到展畅百分之九十的身体疼痛,源于骨骼肌肉的结构功能百分之九十的优雅体态,源于正确的肌骨结构功能百分之一百的术后产后,专业肌骨康复可快速恢复大家好,又到周末了。今天我们要再跟大家聊聊足部功能的重要性。在伤痛群里有朋友咨询疼痛和伤痛问题时候,我们的康复师都要求大家拍足部的照片,同时还要看步态视频。于是有的朋友就问了: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判断我的膝盖疼、腰疼、甚至肩颈疼痛,都要看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是肌骨原因的疼痛,一般都是骨骼结构和肌肉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所以肌骨康复的原理说白了就是找到引起结构改变的原因,然后矫正它的同时改善与之相关的肌肉的活性、增强其能力,最后依靠肌肉自身的能力将正确的骨骼结构稳定住,结构和功能都正确了、正常了,疼痛症状就会随之消失。同时,你也才能有正确的运动模式,在运动中就不会再轻易受伤。而我们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脚上,脚也是我们人与地面正常接触的唯一途径。于是足部本身的结构和肌肉、韧带的分布及功能是非常复杂而精密的,之所以复杂,就是为它将要应对你一生的跑跑跳跳与行来走去。但是毕竟它和身上的其它部位一样,也是血肉之躯,造物主尽管将它设计的很强大。但是环境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这一切都来的太快,快到你的双足根本没有时间来跟上这个发展的速度,它的所有经验还依然停留在远古那松软的地面上,它也一直都是依靠上帝赐予它的完美结构在那样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强壮,从而可以支撑一个人的一生。可是现在到处都是柏油硬化路面,到处都是软软的鞋底和紧紧的鞋楦,以及各种形状怪异的鞋子。这一切让双足再不能在它所喜欢的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育生长和锻炼。于是双脚的功能就在种状态下逐渐退化了、敏感度降低了,肌肉也萎缩了,可是它本身所承受的负荷却没有减少,于是它的完美结构被破坏,足弓不见了,你的脚趾越来越迟钝。甚至有的朋友会觉得长着脚趾似乎没啥用,尤其是小脚趾。我们平常对脚的使用,简直是一件不要太普通的事情,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疏忽了。我们更愿意练腹、练臀、练四肢以彰显力量和美感,又有谁会把练“足”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想纠正大家对足的认识,把脚的力量和功能训练抓起来,它将会带给你一个更健康的人生。从肌骨系统的角度来看,双足支撑着全身的结构,维持着整个结构的稳定。如果双足的结构出了问题,就好像楼房的地基出现了问题一样,势必向上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在面对很多的肌骨疼痛症状的时候,都要从足部的结构和功能开始进行筛查和评估。同时足又是人体的第一道缓冲大门,由于重力的存在,你每走一步,地面会回馈你相应的反作用力,而这些力大约百分之八十都被“足弓”所具备的科学结构吸收掉了。这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双足的缓冲,别说身体的其它部位要遭殃,就连我们的大脑都会受不了连续不断的这种冲击,人人可能都是“脑震荡”反过来,如果有一双健康、强壮,功能完善的足,不仅是一个人肌骨健康的根本保障,也会大大提升你的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老先老“腿”。其实根本问题不是出在腿上,而是在“足”上。足部功能的弱化,带来的是大脑接受来自足部信号的反应滞后。因此上了年纪就容易摔跤,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腰腿疼痛,于是你觉得这一切都是身体衰老的表征,时不时为岁月的无情而哀伤。孰不知,其实只要经过对足部进行一系列的力量和功能训练,就能让双足变得强劲有力,整个人的面貌都会变得焕然一新。今天还是带大家通过“弯腰摸地”这个小测试再来感受足部功能的重要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当你向前弯腰的时候,会感觉到脚后跟的压力变大,其实这是身体为了维持重心的前后平衡,不让你向前摔倒,而自动将重心稍稍向后移了,也就是重心移到了脚后跟的位置。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的重心稍向后移的时候,脚趾还是应该一直发力来压住地面以维持稳定的。现在如果你方便可以站起身来试一下。自然站立,开始屈髋,身体向前弯腰,由于重心的偏移,你的脚趾就会出现虚空的状态,甚至是直接翘起,脚的稳定性消失,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不稳。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那些原因造成的足部功能退化的表现,脚趾几乎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在平时自然站立的时候,脚趾就早已没有了主动压地的意识,都是靠脚的后半部做硬性支撑,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你再回想一下过往,有什么时候你是在有意识的用脚趾发力来做某些事情?是不是大脑一片空白,或是仅有一些记忆,也已经非常模糊?这就是问题所在。记住刚才你弯腰时脚的感觉,现在让我们来跟常平老师做这个“弯腰摸地”的小测试。大家试试看是不是双手下探的幅度比之前加大了呢?我来跟你说一下其中的原理:当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时候,肌肉就会立刻收紧来维持稳定,尽量保证人不要摔倒。大家可以试着在站立时将你的双脚脚尖勾起来,只用脚跟支撑,你就会感觉到整个人马上就不稳了,而且浑身上下紧绷绷的感觉,这就是你的肌肉在收缩保护着你。而当我们在在弯腰摸地的时候,身体重心产生变化,这个时候仅靠脚的能力就可以将身体完全稳定住的,可是我们的双足没有这个能力稳定,所以就带来了身体的不稳定,从而使身体肌肉一直保持在收紧的状态。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介绍,大家就知道身体的“运动肌”这个时候都用来参与身体的稳定了,那么它就不能很好的再进行“离心收缩”,于是就限制了你双手下探的高度。而当我们让脚趾踩住弹力带,为了不让弹力带飞走,脚趾就会有意识的去发力压住它,等于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强制脚趾发力。当脚趾有意识压地后,身体立即就变稳了,其它肌肉就不需要再紧绷来保护身体,就可以腾出精力来完成它的本职工作,于是你双手下探的幅度就得到了提高。所以由今天所讲的内容和带大家做的这个小测试,我们就得到两个结论:第一、绝不能忽视足部的结构和它应有的功能对人健康的重要性第二、当双足没有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全身各个部分都会参与代偿来弥补其不足。时间久了,就必然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疼痛症状,当然,运动表现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跑步来说,如果你的脚趾都能够充分蹬地发力的话,那每一步的步幅就一定会加大,配速自然也就会更快。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首先要从主观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