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孟祥颖宋三泰
中华肿瘤杂志,,40(6):-.
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绝大多数为溶骨和混合性转移,而成骨性转移相对少见[1],但临床时有误诊误治的患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长期收集成骨转移的病例,认真追踪随访,分析疾病过程和临床处理方法,提出以下有关乳腺癌成骨转移患者的诊治理念和策略,以期与同道切磋商讨。
一、乳腺癌成骨转移的诊断
乳腺癌成骨转移基于X线诊断,所以它无法通过骨扫描、磁共振成像和PET检查获得。虽然CT也是利用X线产生的二维断层图像,但是医院得到的只是肺窗、纵隔窗和软组织窗的CT片,无法观察骨转移病变,也无法辨别骨转移的类型。因为骨骼的组织密度与其他组织完全不同,必须调整CT的窗宽、窗位,通过骨窗扫描才能显示骨骼的图像和病变。
乳腺癌患者的骨窗扫描存在两种来源的成骨图像,需要鉴别并说明。一种是溶骨和混合性转移患者在接受抗乳腺癌治疗后的有效表现,针对这类疾病的诊治原则,我们已有另文阐述[2]。面对这种患者,有的放射诊断科医师却报告为"治疗后病变继续恶化进展,从溶骨性转移变为成骨性转移",混淆了骨转移的分型及因果关系,给临床造成错觉。
而真正的成骨转移患者,他们没有经历过溶骨性转移,也不伴有内脏或软组织转移的背景。他们经常发生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或之后的无病状态。但有不少医师为了迎合一元化的解释,情愿相信所有的成骨改变都是由溶骨转移治疗后产生的。他们猜测,这些患者只是在辅助治疗或者新辅助治疗之前,遗漏了溶骨转移的诊断。但是临床实践告诉我们,以上说法并不可靠。因为我们发现了十分罕见的术前Ⅳ期乳腺癌患者,在初诊乳腺癌的同时,就已经存在成骨转移的全身播散表现,这些患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因此乳腺癌成骨转移均是由溶骨转移治疗导致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临床工作中,成骨转移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凡明确是单纯的成骨转移患者,应考虑其自身特点,避免过度处理。如果同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特别是内脏转移,预后明显变坏,必须根据其他部位的病情变化安排治疗;如果是术前Ⅳ期的成骨转移患者,也应首先顾及原发病灶的治疗[3]。
二、乳腺癌成骨转移药物疗效的评价
骨转移的疗效评价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混乱的问题。即使常见的溶骨转移或混合性转移的疗效评价,也存在观点分歧。有很多学者始终强调溶骨转移评价的困难。我国的教科书、指南及共识都泛化乃至回避骨转移药物疗效的评价[2],而其中成骨转移问题更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