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以瑜伽练习中开髋为主题,我们已经连续分享了三篇。
第一篇主要讲开髋是为了让髋关节更灵活,而不是把骨盆给搞散了。练瑜伽:都在喊开髋,但你真的开对了吗?
第二篇主要讲了在髋关节伸展类的体式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后弯中,如何做到开中有收,让骨盆紧致的同时也释放腰椎和骶髂的空间,后弯做对了对腰椎和骶髂关节应该是疗愈的,空间增加的,而不是挤压和伤害。练瑜伽:建议不会收髋的人,你就不要开髋了!
第三篇主要讲了站姿开髋体式中的收。骨盆是个盒子,双腿是通过髋关节和盒子连在一起的,开髋体式中无论关节怎么活动,双腿如何摆放,盒子依然努力保持紧凑的原来的形状不受干拢,不会被拉扯,变形,扭曲。练瑜伽:想高效开髋,就多练站姿!
今天再和大家讲一讲三角式中的收髋。这个开髋的话题就算完全结束了。
先来认识体式:瑜伽三角式,下图
三角式它也是站姿开髋体式,但是它和我们在第三篇中提到的站姿又是有区别的,第三篇中我们说的树式、战一、战二,骨盆和脊椎都是立直的,垂直地面的。但三角中脊椎侧弯,骨盆也不再像山式中坐骨是垂直地面的,所以特意把三角这个体式拎出来给大家说一下。
先简单的来看一下练习方法:
山式站在垫子的中间,双脚大大的分开;右脚掌外旋90度,左脚掌微内扣,骨盆端正,脊椎立直;吸气双手气侧平举,呼气手臂带动身体向右侧弯,右手落地或扶砖,左手指向天花板的方向,眼睛看左手指的方向。保持3~5组呼吸后回正反侧练习。
我们围绕着收髋来说一下三角式中的细节。
1、右脚90度后。
很多人在双脚分开,脚趾都朝向正前方的时候上,骨盆是同高的,一旦右脚外旋90度以后,右侧骨盆就掉下去变成左高右低,同时左侧骨盆还今顶出去。也就相当于向右转脚90度后,骨盘从垂直地面变成左侧向外向上,右侧向内向下。
我们需要“左脚踩地左腿收紧,右膝上提”把右髋拎起来,左髋压下去。你会发现这样一调,马上骨盆就有紧致收紧的感觉了,不再是散的,但是并不影响右髋关节的外展和外旋。
到这里其实和战二是一样的。
2、脊椎侧弯向下的过程
从骨盆垂直脊柱立直进入侧弯,感觉整个骨盆从垂直于地面上,变成斜着平躺于地面上的感觉。
错误做法:很多人从骨盆立直到进入向右侧弯的过程,是先把左侧骨盆向左顶出去推高让右侧骨盆掉下来然后顺着这个轨道再向右侧弯,进入体式。
也就是说再进入侧弯的过程中,骨盆是先回到了转脚90度以后没有调整的样子,左侧向外向上右侧向内向下,然后再进入侧弯。
看上去好像没有问题,但是你要知道,你左侧的骨盆一直处在向外拉扯骨盆这个方盒子的状态,也就是说骨盆是处在四分五裂分的状态。
正确做法:脚向右转90度以后,骨盆已经到同高就不要动了。这时候左侧骨盆是向内收的。然后一直向内收着左侧骨盆,从右外腹股沟向右侧弯。左臀左大腿外侧一直控制着,向内收着不让左侧的骨盆向左偏;而右侧又从腹股沟向内切,好像都是向中间挤了,会不会出现挤压的状况呢?不会,因为这时候脊柱要带着两侧的骨盆向斜上方尽量延展。左侧收得越多,右侧切得越多延展就越多,而且是双侧腰等长延展的。脊柱的延展又给侧弯带来更多的空间,所以他们也是互相促进的。
所以你会发现向右侧弯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左侧的收髋一直约束着你,但是方盒子还是方盒子,不会因为侧弯而变形。
关于三角式《传承之光》里面有过讲解,侧弯进入体式以后,上方髋外侧应该是平的而不是像金字塔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是先向外顶髋再侧弯形成的三角形,如果你一直收着就不会出现三角形而是平的。
3、退出时。
退出时也一样压着左腿,拧右膝,左侧的骨盆收着回到骨盆立直脊柱立直的状态。
如果你一直在练基础体式,你就会发现三角式是基础体式里面非常重要又典型的一个体式,琢磨透了三角式,很多体式都会跟着变得清晰,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