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体里有块骨头吗?
但是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的骨头数量比西方人少2块!普遍都是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人类骨骼的奥秘骨头看似坚硬无生命,但其内在蕴含着丰富的奥秘,我们先从骨头的组成说起。
它由坚硬的骨质、骨松质和骨髓组成,骨质是最外层的部分,骨松质呈现出蜂巢结构,骨髓则是软糊糊的中心部分。
这种三层结构使骨头既坚硬有韧性,又不会过于笨重。
骨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70%,另外30%是骨胶原蛋白。
虽然碳酸钙使骨头坚硬如同牙齿,但如果只有这种物质的话,那么骨头也会“过刚易折”,而骨胶原的存在则增强了骨头的韧性,两者共同作用使骨头既硬又有弹性。
更神奇的是,骨头里面满是活跃的细胞,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死气沉沉”。
骨头中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等,尤其是骨原细胞,能够在骨头断裂或受损时启动修复工作,使骨头重新生长,这是人类特有的功能。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也直接改变了我们的骨骼结构。
猿能临时直立行走,但骨骼不适合这种姿态,人类脊椎承担重量,腰部和膝盖等处压力增大,女性的骨盆也变窄,增加了生育的风险。
但整体上,直立行走推动了进化。
经过长期演化,现代人类一般有块骨头,这些骨骼组成复杂的骨骼系统,支撑着人体,使人能够直立行走。
但是骨骼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婴儿出生时骨骼可达多块,随着年龄增长,许多零散的骨头逐渐融合,骨骼数量减少。
不同人种的骨骼数量也略有差异,多数欧美人拥有块骨骼,而绝大部分中国人仅有块骨骼。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块骨头?缺少的两块去了哪里?人类骨骼的组成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长期以来,国外研究表明,欧美人的骨骼一般由块组成。
然而有趣的是,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一带,成年人拥有的骨骼数量通常只有块,少了2块骨头。
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试图探究亚洲人骨骼演变的原因。
为了探索这一古老奥秘,科学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体骨骼进行了大规模调查。
统计发现,不仅中国人骨骼只有块,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居民也存在同样情况,由此可见这种现象并非个案。
这种骨骼结构的差异在不同人种之间比较明显,以小脚趾为例,统计数据显示,在名英国人样本中,有42.53%的人小脚趾仅有2节,而在名中国人样本中,这一比例高达73.34%,类似的数据在日本人中也很常见。
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研究人员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缺少的两块骨头来自人体的小脚趾处。
调查显示,欧美人的小脚趾有3段骨头,而东亚人的小脚趾只有2段。
欧美人身材高大,需要额外的小脚趾骨头来分担体重,维持平衡。
相比之下,东亚人体型较小,2段小脚趾骨就能满足需求。
还有一种看法指出,缺失的两块骨头可能来自髋关节。
婴儿出生时,髋关节由3块骨头组成,但东亚人随着年龄增长,这3块骨头会逐渐融合为2块,而欧美人不一定会发生这种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减轻骨骼的磨损,更适合东亚人久蹲的生活方式。
当然了,也有专家表示怀疑,认为样本量还不足以得出定论,或许存在其他原因。
但大多数专家仍青睐第一个说法,因为日本人小脚趾只有2段骨的比例高达80%。
无论如何,这种骨骼的差异似乎主要是人类针对不同环境在自然选择下形成的适应结果,东亚人减少的骨骼段数体现了对生活习惯的调整,而不是遗传缺陷。
尽管亚洲人骨骼数量比普遍标准少了2块,但这种差异不应视为“缺陷”。
相反,它更可能反映了骨骼结构在适应环境中的优化和进化,譬如,少两节小脚趾可以提高灵活性,少两块骨头也减轻了骨骼负担。
在自然选择下,有利的特征会被保留并传承下来。因此,骨骼的多寡并不能判断一个种族的优劣高下。
还有科学家指出,骨骼数量的变化与人类原始社会的迁徙密切相关。
在漫长迁移过程中,人类逐步适应直立行走,发现仅需保留3根脚趾就可保持身体平衡。
这个时候,第五根脚趾的节数变化对生存影响不大,减少脚趾关节数可以缩短骨骼,降低骨骼磨损,这可能是亚洲人足骨进化的原因所在。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骨骼古人类的骨骼结构为什么会与现代人有所不同?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与我们古代祖先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具体来说也就是,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的后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需要直立行走,而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奔跑。
为了获取食物,避开危险,古人类不得不进行长途奔跑,这种高强度的奔跑运动,对骨骼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奔跑,我们的祖先逐渐演化出更长的腿骨,更匀称的小腿肌肉,更扁平的牙齿,以及特殊设计的脊柱等。
这些变化使他们在奔跑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并且节省体力。
与仅仅直立行走的古猿相比,这些特征更适合奔跑。
事实上,南方古猿作为古人类的近亲,他们的骨骼结构也证实了这一点,它们的骨骼并不像人类那样专门为奔跑进行优化,而是更多保留了树栖生活的遗迹。
可以说,如果没有长时间奔跑的需求,我们的祖先可能不会演化出这些独特的骨骼特征。
美国犹他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与南方古猿相比,直立人的下肢骨骼呈现出一系列适应奔跑的特征。
其中最明显的是,直立人的腿骨更长更直,这有助于跑步时迈出更大的步幅,小腿肌肉的分布也更均匀,这对于奔跑时的平衡很重要。
除了腿骨和小腿肌肉的变化,直立人的整个下肢结构都经过了适应奔跑的改造。
足骨变细长,使得人类脚掌拥有了灵活性,脚掌两侧的肌腱更发达,则有助于保持脚掌稳定,这些变化加强了人类脚掌作为奔跑“发动机”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人类脊柱的独特弯曲度恰到好处,既可抵御奔跑带来的震动,又可保持身体平衡,使人类能够长时间高速奔跑。
正是这些适应奔跑的骨骼结构变化,最终造就了我们优越的体力,促成了人类的诞生。
当然了,骨骼结构的演化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与奔跑有关,熟食的出现也改变了我们的咀嚼结构,重力的调整也影响了我们脊柱的形态,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人类骨骼的进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古人类遗骸不断被发掘,我们得以一窥他们生活的样子。
科学家通过对遗骸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发现早期人类骨骼上的标志清晰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肯尼亚发现的万年前直立人遗骸显示,他们脚掌的骨骼结构非常适合长时间奔跑,这可能与追逐猎物有关。
有趣的是,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对奔跑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早期直立人的体型比较壮硕,后期渐趋纤细,这些都表明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从依靠体力逐渐转向依靠智慧,而这一转变也推动了人类智力和文明的进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