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会让骨骼变得脆弱,除了摔倒,弯腰、打喷嚏等行为也可能导致骨折。
年轻时,人体形成骨骼的速度,比骨质流失的速度更快,大约在35岁时人体的骨量达到高峰维持约,10年后流失得骨量超过形成的骨质,骨量不断减少,更容易引发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是基于DXA的骨密度测量结果,具体如下:
一、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对于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建议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如果T值≥-1.0属于正常,T值在(-1.0)-(-2.5)之间属于低骨量,T值≤-2.5称之为骨质疏松,T值≤-2.5加上脆性骨折称之为严重的骨质疏松。
二、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者,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髋部或者椎体的脆性骨折,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T值在(-1.0)-(-2.5)之间合并肱骨近端骨盆,或者前臂远端的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骨量低下,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对我们人体的骨骼有非常严重的危害。
这个疾病带给我们的危害就是,骨骼的生物力学结构和性能发生了破坏,骨细微的结构发生破坏,骨矿物质的含量减少,骨强度下降。
如果当出现了突发性的剧烈背部疼痛时,我们可能出现了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随着病情的进展,脊柱前倾加剧可以出现脊髓的受压,甚至导致下肢功能障碍。
胸腰段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导致脊柱的弯曲,这样的话可以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患者可以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以及肺功能下降等情况。
如果骨折出现在髋部,那么治疗最难,预后最差,需要手术和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又会出现多系统的并发症,如肺炎,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死亡率比较高。如果出现脑骨的骨折,腕关节的骨折会影响肢体的活动影响日后的生活功能。
哪些食物,可能慢慢“掏空”骨骼呢?提醒:35岁后,能不吃就不吃
俗话说“病从口入”。骨质疏松与饮食息息相关,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想要减少骨量流失,预防骨质疏松,对于以下食物尽量不要多吃。
——碳酸饮料
大部分大蒜饮料磷酸含量比较高,人体的钙磷水平对骨骼影响比较大,经常喝碳酸饮料更容易导致磷酸摄入过多,钙吸收明显减少,逐渐改变骨头的结构,最终导致骨量丢失,提高骨质疏松方向。
进入夏季之后,人们喝碳酸饮料的频率明显提高,甚至有些年轻人选择用碳酸饮料代替白开水摄入,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很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尤其是35岁后,更不能任性妄为,控制碳酸饮料摄入很关键。
——酒
酒精类饮品早已被列入一级致癌物,对身体伤害是呈现多方面的。酒精(乙醇)是一种性腺毒素,摄入过多会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减少性激素的分泌,导致骨生成减少,骨量流失增加。
长期大量喝酒更容易损害肝脏,还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减少维生素D3的合成,甚至会影响钙磷正常吸收和利用,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骨骼受到影响,甚至会慢慢“掏空”你的骨量。
——高盐食物
人体的钠离子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如果经常吃太咸食物,排出的钠离子明显增多,随之流失的钙离子也会相对增加,发生骨质疏松风险明显增高。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以免摄入过多高盐食物给身体带来伤害。高盐食物吃起来固然美味,但是摄入过多并不利于健康,希望大家一定要积极调节。
延伸——骨质疏松可以治愈吗?
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只有少部分因为恶性肿瘤所引起的骨质疏松,不能够治愈。
大多数骨质疏松可以通过祛除病因、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及后期加强营养、功能锻炼的方式达到治愈。
在早期,患者先要祛除掉引起骨质疏松的常见诱发因素,如果患者近期绝经,需要暂时性的补充雌激素,使用雌激素作替代治疗,以减轻骨质疏松症状。患者近期有营养不良,通过补充钙制剂以及蛋白质的食物,能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
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再使用相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比如阿伦磷酸钠、密固达等。之后再使用功能锻炼以及饮食调节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患者,都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预后。
所以,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千万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