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科接诊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妈妈描述说,孩子走路时整个脚底似乎紧贴着地面,光脚时发出的声音就像一只小鸭子。医生发现,孩子脚的内侧有一块骨头凸起,走路姿势异常,稍微走多点路就会脚底痛,甚至不愿多走或走不快。此外,孩子的鞋跟内侧也容易磨损。
经过医生检查,确诊孩子为功能性扁平足。这种状况下,双脚抬起时足弓正常,但站立时足弓会完全塌陷,导致脚与地面之间无缝隙。从背后观察,孩子的脚踝力线也发生了偏移。医生强调,这种状况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经过大约六周的训练,孩子的足踝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足弓明显抬高,运动后的不适感也消失了。家长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对比训练前后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的足弓力线有了明显的改善,足弓内侧已经提升到了正常水平。谈及扁平足,或许大家并不陌生,但对其真正含义和影响,可能了解并不深入。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足部问题。
扁平足,又被称为平底足或平足症,是指足弓的缺失或塌陷。足弓,这一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是由跗骨、距骨的巧妙砌合,以及足底韧带和肌腱等富有弹性和收缩力的组织共同塑造而成的。当这个结构出现塌陷时,人的行走和站立都会受到影响。
那扁平足是如何形成的呢?其成因有多种:
遗传因素:部分人在出生后即存在平足和负重线不正,但通常无症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平足程度严重或不利因素影响,才会逐渐出现症状,最终可能导致足关节发生创伤性改变,进而影响关节活动。
先天骨畸形:如舟骨结节畸形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结节骨分离等,这些都会削弱胫后肌的支持力和韧带的稳固性,进而导致距骨头下垂、内倾,以及足底外翻等问题。此外,第骨短、先天性跗骨桥等异常也可能引发扁平足。
创伤或长期过度负重:在没有扁平足的人群中,由于创伤或长期压力负荷导致肌肉、肌腱、韧带无法维持足弓的稳定性,也可能诱发扁平足。例如,过度运动就可能成为扁平足的诱因。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肿瘤及神经性病变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和韧带松弛,从而诱发扁平足。
不良生活习惯:如全身营养不良、久病后肌肉无力、体重突然增加、站立行走姿势不良、跟腱短缩等,都可能成为扁平足的诱发因素。
扁平足的症状有哪些呢?大部分扁平足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尤其在5-6岁前的婴幼儿期,这是由于足弓尚未完全形成所致。
然而,部分有症状的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足中部内侧的疼痛,这种疼痛会向脚踝及小腿内侧蔓延,并在提踵、长时间站立或步行时加剧,休息时则有所缓解。
站立时,扁平足患者的足跟可能呈现外翻状态,足内缘饱满,足纵弓低平或消失,舟骨结节向内侧突出。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进而使鞋子后跟内侧缘容易磨损。
此外,当扁平足患者的足弓塌陷和疼痛程度严重时,他们的行走和运动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扁平足的危害包括哪些方面呢?足部易受伤:由于扁平足患者的走路姿势呈内八字状,脚趾朝外,这可能导致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的磨损,进而增加脚跟受伤的风险。此外,患足的过度外翻及内旋可能引发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和髋关节代偿性外旋,进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背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关节磨损
扁平足患者的足踝部关节,例如距舟关节和距下关节,会长期处于半脱位状态。同时,他们的下肢负重力线也会发生异常,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容易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磨损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并伴随疼痛症状。拇外翻畸形
在扁平足患者中,由于足跟的外翻,使得足内侧所承受的力度增大,而外侧则相对减少。这种力量的不均衡分布,导致拇趾受到由内而外的挤压,进而引发拇趾的外翻和旋前畸形。骨骼发育影响
由于扁平足缺乏脚弓支撑,舟状骨塌陷,导致脚底韧带被拉长。这种不均衡的压力分布,使得患者在行走时脚跟向内旋转,进而影响到脚跟、后小腿及膝盖。关节两侧韧带受到的不等张力,会导致膝盖内弯,从而形成功能性短腿。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影响骨盆,使大腿和骨盆架发生倾斜旋转,导致骨盆或尾椎骨下移,甚至引发脊椎侧弯和斜肩。
行走限制
扁平足患者往往无法长时间行走或进行剧烈运动。长时间的行走或过度活动,容易使足部的软组织因过度使用而发炎,同时关节部位也可能因受力不当而引发疼痛。
扁平足的矫正方法早期扁平足可以通过功能锻炼进行矫正。尝试坐位踮脚、脚趾抓毛巾、脚踩滚轴和站立足外翻等动作,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避免剧烈活动,如长时间站立、长距离行走、跑跳等,以减轻足部的负担。同时,控制体重也是减轻负重的重要措施。
经常用热水泡脚,并适当添加中草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酸胀和疼痛感。
在沙地上行走可以锻炼足踝肌力,有助于改善扁平足的症状。
考虑穿定制的矫形鞋或矫形鞋垫。这些鞋垫可以改善足底压力的分布,维持足弓的正常形态,从而减轻足部的疼痛感。在定制鞋垫前,务必进行静态足底压力检测和步态分析,以确保鞋垫的合适性。
寻求物理治疗师的帮助进行专业矫正。物理治疗师将根据您的评估结果和个人需求,为您设计个性化的矫正训练方案,以提高康复效果。若您身边的人士出现与上述症状相似的情况,或对此有所疑虑,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