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肌肉”是在人体所有肌肉中,力量最大的肌肉之一,是维持生活机能的重要肌肉。臀部四周有好几条以髋关节为中心,总称为‘’臀肌”的肌肉。我们常常说的美臀、翘臀是怎么练就的呢?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咱们的臀部的肌肉。
臀肌(Gluteus)属髂肌后群,分为三层。浅层有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前者略呈四边形,是维持人体直立和后伸髋关节的重要肌。在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有臀大肌坐骨囊,在臀大肌外下部的腱膜与大转子之间有臀大肌转子囊臀大肌与深部肌之间为臀大肌下间隙,此间隙的范围与臀大肌的中、外侧部相当,其中充以脂肪、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此间隙可沿神经血管经梨状肌上、下孔与盆内相通,下部内侧与坐骨直肠窝的脂肪组织相连,向下沿坐骨神经至股后区,发生感染时可相互蔓延。臀肌中层由上而下依次是臀中肌、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和股方肌。深层有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臀大肌是系髋肌后群肌之一。呈宽厚四边形,位于臀皮下,起自髋骨外面和骶骨背面,纤维斜向外下,覆盖大转子,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此肌可使大腿后伸并外旋,下肢固定时伸直躯干并防止躯干前倾以维持身体平衡。受臀下神经(腰5、骶1~2)支配。由于该肌肥厚,因此臀部为最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
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为羽状肌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于股骨大转子。
臀小肌该肌位于臀中肌深面,其形态、起止、功能及血管神经分布都与臀中肌相同,故可将此肌视为臀中肌的一部分。
臀肌三兄弟有哪些功能与作用呢?
一、臀大肌(GluteusMaximus)
臀大肌周围的滑液囊:
A:臀大肌的转子囊,分割臀大肌的扁平肌腱和大转子。
B:臀大肌的坐骨囊,使肌肉能在坐骨结节周围滑动。
C:第三个滑液囊,使臀大肌和股外侧肌分开。
作用:臀大肌的所有肌纤维都有伸髋和旋外的功能。
A:伸髋关节:
(1)伸长收缩:控制身体向前的运动。如下蹲,弯腰,下楼,行走。(2)缩短收缩:牵拉大腿向后运动。如自由泳,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被驴给踢了”此中的原理相同。
B:牵拉骨盆,使骨盆向后旋转紧张的臀大肌可造成骨盆后倾,腰部弯曲消失,驼背等。
C:髋关节的旋外。臀大肌是最主要的髋关节外旋肌肉,过度紧张造成的外旋,是外八字的主要原因。
D:稳定膝关节:紧张髂胫束,稳定膝关节外侧。过分紧张的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可造成阔筋膜紧张,运动过后可出现大转子和膝关节外侧的疼痛。
臀大肌活动达到其最大活动30%时,能量主要来自有氧代谢途径。
臀大肌可通过髂胫束支撑处于完全伸展状态下的膝关节。
二、臀中肌(GluteusMedius)
起点:前、后臀线之间的髂骨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外侧面
臀中肌紧贴髂骨翼的外侧缘延伸向股骨大转子的外侧顶端,是一块灵活。有力的下肢肌肉。臀中肌是髋关节外展的原动机,可以使髋关节在身体的侧面外展至多50度,同时与强大、诡异的大腿内收肌群相互对抗,防止髋部过度内收。如果有莫档、大腿内侧肌肉、皮肤松弛,在排除太胖的因素外,不妨
1、在髂骨固定状态下,它的主要功能是使髋关节外展,也可通过前部肌纤维做前屈的运动,后部肌纤维做伸的运动;如果股骨固定,两侧同时起作用时,会使骨盆前倾(前部肌纤维作用)或者后倾(后部肌纤维作用),此肌肉也可称为髋关节的“三角肌”;在以往对于臀中肌的训练中,我们多是沿用它的传统解剖功能去训练它,如站姿髋外展,侧卧抬腿等。
2、在直立状态下,臀中肌的主要功能实际上是等长稳定(腰椎-骨盆-髋联合);骨盆衔接起我们的下肢和躯干,好似人体的中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区域往往也指人体的“核心”部位,稳定躯干的同时保证力的传输,那么在运动中对于骨盆的稳定则至关重要,如在单脚站立状态下,臀中肌可在侧面保持骨盆的稳定,防止其向对侧倾倒。
3、在行走和跑步运动中,会有一个单脚站立过渡阶段;此时如果你的臀中肌无力,将使走路跑步摇摆不定,核心除了能传导力量,还起到在运动中稳定姿态,保持身体正确排列的功能,前面我们提到骨盆的重要性,如果它不能在运动中保持良好稳定,会使我们在运动中加大受伤的风险以及浪费很多不必要的能量支出。
三、臀小肌(GluteusMinimus)
起点:前、下臀线之间的髂骨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前缘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的深部稍前方。功能是外展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微屈髋关节。这些肌肉是外展髋关节的原动肌。由于臀小肌前部起点在髂骨前且止于大转子,因此臀小肌能屈曲和内旋髋关节,其作用类似于肩关节的三角肌前部纤维。
站立时,髋关节由臀小肌、臀中肌和腰方肌的协同作用维持。这种作用有助于髋关节和下肢其他结构的对线。这些肌肉无力可使骨盆在站立、行走或跑步时横向移动;单腿站立时,受检者无法保持骨盆位于身体中心位置。行走时,维持矢状面运动的失能会导致“鸭步”呈蹒跚摇摆步态。
更多资讯请